【工程星故事】80后优秀校友谢军:专业功底成就人生“第一桶金”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8-26 16:34 点击数量:



人物档案:

谢军,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房屋建筑专业032班校友,2003年入校,2006年毕业,现担任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教育BU副总经理,2020年12月起担任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友总会北京校友分会会长。2020年以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义,向学校捐献价值100万元的装配式软硬件设备、奖学金12万元。

初见谢军,阳光、帅气,充满年轻人的活力,让人眼前一亮。虽常驻北京,但重庆人独有的耿直、豪爽的性格特质,依然能在这位80后校友身上找到。年仅30多岁,却已是上市公司副总经理,管理着上千名员工的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创造出自己的人生高度?

“很庆幸学院对我的培养,实际上入读之前我刚刚经历人生的低谷。”谢军毫不掩饰自己走过的人生弯路。因为初中时比较顽皮,对学业不专注,谢军仅考上了建筑专业的中专,应聘进某建筑公司负责现场施工管理,浑浑噩噩干了半年,在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中意志消沉。

“直到一天,突然发现自己不能再这样呆下去了,必须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谢军回想,他决定重新参加高考,发奋读书,最终在2003年考进了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房屋建筑专业。

爱好广泛为未来夯实基础

进入大学后,谢军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学业勤奋,还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历任班级组织委员、学生会纪检部长,大一年级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三年的大学生活,除了课堂学习,谢军记得自己大多数时候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操场上度过的。“我们当时都习惯在图书馆复习功课,完成作业。”谢军说,书籍总能让一颗浮躁的心沉静下来。他那时涉猎广泛,翻阅最多的是建筑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历史人物传记等领域的书籍,这为他后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他还喜欢篮球场上“拼杀”的感觉,为胜利不停地奔跑、冲锋。

“商场如竞技场,全方位考验一个人体能、技术和战斗意志。”谢军说,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校园生活中广泛的兴趣爱好为谢军未来事业的成功播下了种子。

与此同时,2003年入校的谢军,正经历学院跨越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学院的上桥校区环境得到大力建设和改善。2003年,学院投资4300万元征地88亩,作为学院“新、改、扩”建设用地。同年9月,学院第四学生公寓竣工,学院大门景观园林区建成。此后,还新建游泳池、学生活动广场绿化区,校园绿化面积再增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一天比一天好,为当时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创造了更好条件。

严师磨砺传承“乌金精神

这么多年,谢军一直惦记着自己的恩师——班主任张冬秀老师,在他眼里,觉得她就像妈妈一样关爱班里的每个同学。他脑海里经常浮现张老师为同学们辅导作业的场景,那时张老师的孩子只有4、5岁,为了方便照顾,常常出现在晚自习课上,成为班里最小的“同学”。

系主任周绍明老师给同学们上的施工技术课让谢军印象特别深刻。专业课往往比较枯燥,但周老师总会讲得妙趣横生,特别是每讲到一个技术难点,就会结合自己制作的视频给大家看,再带同学们到工地进行现场讲解,有时还会带着同学们亲手测试混凝土试压强度、钢筋弯曲强度等。

谢军记得专业课对同学们要求很严格,比如一周的测绘课,同学们会三五成群扛着测量仪器,从绘制校园的标准平面图开始做起,再走进工厂、矿山等实训基地进行实践学习。实训基地也通常会邀请技术工人,现场示范砌砖、扎钢筋等基本技术流程。

让谢军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学院安排学生党员“下矿一天”体验煤矿井下生活,谢军第一次下井,干干净净进去,黑黢黢一身出来。“后来回想起来,学院安排更多非煤矿专业的同学去体验,其实是希望同学们能传承老一代工程人的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乌金精神’。”谢军坦言。

2001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谢军在校学习的那几年,正是学校全面开启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新征程的起步和上升关键期。学院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核心,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理念,立足办学定位,把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须路径。

大三实习期间,谢军先后在建工集团、三建等企业参加了长达半年的顶岗实习,还利用空余时间,和同学一起承揽建筑企业的软件项目,可谓是活学活用,为他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2002—2005年,学院专业建设大踏步前进,先后增设地质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15个新专业。到2005年,学院三年制高职教育专业数达23个。

2007年11月,学院煤矿开采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4个专业成为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8月,学院矿井通风与安全特色专业建设等5个项目获批“2009年度高等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是年,全院开设专业37个,其中国家财政支持建设重点专业达到4个。

专业技能助力职业辉煌

2007年,谢军进入广联达,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销售队伍,负责开拓重庆周边区县市场。当时他每月只有800多元的工资,出差到区县,没有一个认识的朋友,也没有一个成熟的客户。由于当时广联达的建筑软件产品知名度有限,一开始很多客户并不认同,经历过不少失败、碰壁后,谢军几次都想要放弃。

机遇总是留给不懈努力的人。有一次,客户准备使用广联达的软件参加某大型工程的招投标,但对软件使用不太熟悉。此时,在大学打牢的专业知识技能派上了用场,加上谢军本身对建筑软件产品熟悉,又有建筑公司现场施工经验、制图功底,他迅速承担起辅助任务。那段时间,他经常加班到凌晨,吃了一个星期的方便面,最后为客户成功夺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赢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订单。

此后,谢军一发不可收拾,一路“开疆拓土”,顺利打开了重庆周边市场,当年荣膺集团公司最佳新人奖,并先后担任西南片区、全国片区的销售总经理。如今的谢军已成为上市公司的副总经理,带领上千员工继续开辟事业的蓝图。

成功后的谢军,对母校念念不忘,经常与母校领导、老师联系,为学院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看到今天学院江津校区宏大的规模,他心里非常高兴,他希望现在的学弟学妹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打牢专业技能,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蓄积力量。“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有限,还需要参加更多社会实践,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祝愿母校70岁生日快乐,创造更辉煌的业绩!”谢军发自内心的祝福,代表80后学子浓浓的赤子情。

(供稿:党委宣传部/责编:冯焰勇 刘洪梅)


附件1:谢军
上一篇:【综合新闻】学校举行2021年新进教职工入职培训会
下一篇:【综合新闻】我校党委书记易俊一行赴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调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