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星故事】带着游客回家乡——工程学子赵亚莉的“乡村振兴梦”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0-04-27 21:11 点击数量:

2017年,年仅18岁的高中生赵亚莉报名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顺利拿到了导游资格证。2019年初,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赵亚莉作为实习导游带着上百人的旅游团一只脚踏进了旅游行业。正当旁人都以为她会就此走上导游的职业之路时,她却因“不满足”而选择了参加高考。

2019年9月,赵亚莉考入我校财经与旅游学院,选择的专业正是旅游管理。怀揣导游资格证走进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课堂,在该专业2019级130名新生中,赵亚莉是独一无二的。大一上学期结束,她的期末成绩排名班级前列,作为学习委员,她依旧“不满足”。


酝酿梦想

“在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以前,没有什么成绩是值得满足的。”赵亚莉告诉记者,她心怀已久的愿望是想带着游客回到自己的家乡。

“做一名导游很容易,但要把游客带回我的家却并不简单。”赵亚莉说。

赵亚莉的家乡在武隆区后坪苗族土家族乡,长期以来,由于交通条件落后、信息闭塞,后坪发展一度滞后,2017年,后坪乡被列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当深度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短短3年时间,后坪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少数民族之乡、红色政权之乡、世界遗产之乡,后坪的乡村旅游发展也因天池苗寨的华丽蜕变走上了“快车道”。

后坪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让赵亚莉欣喜不已。她盼望着自家的中岭村也能如隔山相望的天池苗寨一样,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寨。

在赵亚莉眼中,乡村振兴就是能有络绎不绝的游人来到自己的家乡做客,而带着游客回家,也恰是她的梦想。“到那时,我的家乡一定会是一个山美水美,游人如织的美丽家园。”


点亮梦想

赵亚莉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从去年开始,她就利用假期回乡开展调研。她发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而乡村生态旅游正是助力中岭村实现振兴的阳光产业之一。但如何打造别具一格的精品项目,吸引游客,拉动间接消费是一道难解的“必答题”。

“乡村旅游没有特色,游客来了体验不好,就留不下好的口碑。”今年年初,寒假返乡的赵亚莉带着这道难题走进了中岭村第一书记胡庶红的全球赛事直播即时足球比分篮球比分体育投注,“胡书记,咱们村的旅游准备怎么搞?”心直口快的赵亚莉急切地想从书记那里了解到村里旅游发展的计划。

“咱们中岭村的农业生态观光园、茶博园、菁口天坑群三大旅游开发项目已经上马,”胡书记胸有成竹地告诉赵亚莉,“学好你的专业,不久的将来,咱们村需要你这个大学生回来当导游!”

听了胡书记的回答,赵亚莉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目前,中岭村的三大旅游开发项目虽然还正在规划建设中,赵亚莉也还没有在自己的家乡真正带过一次旅游团,但她还是感觉到最近两年来到自己家乡游玩的城里人越来越多了。

“城里人在周末节假日里自驾来村里游玩,虽然还不能成团,但也说明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政策起了作用。”赵亚莉在新闻中了解到,今年是国家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也将在今年内基本形成,她对未来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兴旺充满了信心。

赵亚莉在家乡调研中岭村旅游发展现状

追逐梦想

“国家对乡村振兴的一系列利好政策,让我们偏远山区、民族地区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也找准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方向。”赵亚莉知道实现自己的梦想,还需要不懈地努力。

高中毕业前,赵亚莉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导游比赛。比赛中,她在导游模拟讲解环节,向现场的“游客们”介绍的正是自己的家乡。去年7月暑假,赵亚莉作为全陪导游带领50余名小学生来到了家乡武隆区的仙女山风景区参加夏令营活动,这离她的梦想实现又前进了一步。

步入大学,赵亚莉在第一学期就申请加入了校史馆的讲解员团队,想方设法寻找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当疫情突如其来,居家抗疫的赵亚莉又加入了青年志愿者的队伍,投入到了“村庄清洁行动”中,为擘画美丽家乡尽绵薄之力。

“回到学校后,我要准备报考中级茶艺师证,还要继续完善中岭村旅游的导游词。”赵亚莉说,“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我要做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去。”


赵亚莉作为导游带领小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

(供稿:党委宣传部/责编:冯焰勇 刘洪梅)

上一篇:【综合新闻】教育部24365“互联网+”就业公益直播课引发我校学生热议
下一篇:【综合新闻】校企合作 共促就业——我校阿里巴巴实训基地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