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风是一所学校师资队伍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教育教学风气和风格,体现在师德修养、教书育人、治教治学、精神面貌、方式方法等方面。好的教风对师生起着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示范作用。因此,教风建设不仅可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也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落地会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教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也需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为此,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实施“三个一”举措着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教风建设,强化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风建设育人力
在教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师“六要”标准,通过引育并举、以赛促教、团队牵引等举措,着力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让党和人民满意、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教风建设集聚育人力。坚持引育并举,为推进教风建设聚力赋能。引进获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才俊到校任教,选送优秀教师到名校研修,同时还遴选行业企业先进模范、名家大师、思政工作骨干等,动态组建“名家+大师+骨干”为主体的兼职教师队伍,构建“大师资”体系,为推进教风建设聚力赋能。注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教学能力提升促进教风建设。重视发挥团队牵引作用,提升教风建设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以团队建设引领教风建设,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孵化引领和名师示范指导作用,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拓宽路径。同时,积极开展组团式科研,组建“教授(博士)+骨干+新教师”科研团队,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凝练科研方向,突出研究特色,成果相互支撑,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提升教风建设成效。
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彰显教风建设引导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上级文件精神,以实践教学为抓手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使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坚持贴近培养目标、贴近职教特色、贴近学生实际“三贴近原则”,用好工程“马”姐公众号、重庆高校在线课程平台、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网上展厅“三个平台”,建好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三个课堂”,推动实现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三个结合”,切实提升教师思政课教学能力。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组织教师前往重庆交通大学等兄弟院校调研学习的基础上,牵头召开“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专家指导会,积极开展以“一体两制三环四局”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鼓励思政课教师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打造“一课一品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云平台建设以及数字思政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推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形式创新、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及实践教学成效评价,着力彰显教风建设引导力。
开展共同体建设,增强教风建设协同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强化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整合资源,创新模式,积极开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试点和课程思政共同体等共同体建设,增强教风建设的协同力。积极开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试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积极申报并成功入选首批重庆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试点建设共同体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教风建设,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立足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基础,着眼于同课异构这一话语表达方式创新,在将教材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的基础上,善于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合理化配置,推动了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还聚焦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建设,探索建构以“故事链—逻辑链—问题链”依次递进的思政课话语表达体系,让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话语体系创新达到螺旋式递进的效果,从而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和价值引导融为一体,循序渐进,以此彰显思政课的价值引导功能。强化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总体要求,通过召开教风学风研讨会、开展课程思政能力培训等,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积极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自觉,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帮助专业课教师找准课程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映射点,指导专业课教师运用专业知识的科学逻辑讲清楚课程所蕴含思政元素的政治属性,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度,协同推进教风建设。
教风建设是学校发展永恒的战略性基础工程,也是一项持续性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入选市级重点马院为契机,以铸魂育人为己任,以守正创新为导向,全面加强教风建设,以教风带作风,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大力推动马院内涵式发展,着力培养更多时代新人!
(责编:许心如 刘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