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管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质管论坛

【质量大家谈·教风】大数据学院院长伍小兵:以推动教师数字化转型促教风建设

更新时间: 2024-03-06 08:27 浏览: 次 来源:质量管理处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教育部今年颁发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数字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使教育领域内各要素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从教学的角度,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分析者、个性化指导者、价值引领者、情感沟通者和生涯规划者;从技术应用的角度,老师不再是技术技能的观望者和执行者,而是技术技能的创造者和设计者。我们的专业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思维与行为方式必须适应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求,需要具备将不同学习环境和不同技术要素进行整合的方法与应用能力,为此,推动教师数字化转型也是我们职业教育老师教风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一、数字技术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专业观点的转变。新冠疫情期间就暴露出我们职业教育的很多短板,比如,教育理念落后、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不足,拿来就能用的数字教学资源欠缺,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落后、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致使效果欠佳。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以及5G等数字技术重塑了学习场所、教学模式、课堂管理以及学生评价。这就迫使我们要转变教育观,深度理解新兴技术应用引发的教育时空的边界突破、教学活动的人机协同、学习评价的数据驱动等新变革,以及技术应用引发的教育研究范式的新转型,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更好地适应技术促变下的教育发展。

二是专业知识的扩增。新兴技术应用引发知识内涵、知识结构、知识生产方式等的转变,要求我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新内容、新工艺、新方法、新手段,以更好地胜任专业教学。学会跨界融合,具备交叉学科的知识、协同教学的知识,以满足跨学科教学、跨学科研究活动的需要。

三是专业能力的发展。推进教师数字化专业能力建设,为教师开发数字化培训课程和项目,打造全周期培训体系,此外还需要建构职教老师数字化能力模型,开发教师数字化能力评价标准与证书,以期重构数字时代教师专业能力结构。

二、数字技术迫使教师数字能力提升

数字化正在催生学习革命的发展,教育快速从“以教定学”走向“按学寻教”,要用数字化的理念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须具备三方面的能力。

第一,具备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我们要具备围绕数字化时代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目标,能够面向在线学习和混合式课程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对学习者进行有效干预、适需服务设计、即时提问、有效互动和多元智能评价的教学能力。

第二,教师具备数据决策能力。基于教育数据设计规划有效的教学决策,其中分为数据驱动的决策、设计驱动的决策、数据启发的决策和数据直觉思维能力发展,让教师能够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数字档案,根据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综合素质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数据,构建不同学习者的用户画像,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适时调整。

第三,教师具备协同合作能力。教师能够基于技术支持的人机、协同学习模式,从学习结构的模式开展作业组协作、实践共同体协作和社交网络协作,并且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交网和语义网开展人机协同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提供更多复杂性、真实性问题或任务的学习服务支持,有效建立师生之间的学习知识联结共同体。

三、数字技术促进课堂智能分析

课堂是教师专业活动的主阵地,更是教师发展需求识别的主要空间。课堂上,教师语速和情绪如何?师生互动深度怎么样?学生参与是否主动积极?课堂目标是否有效达成?智能技术直面教师课堂实践,实时捕捉师生多模态数据,通过基于教与学规律构建的语言、行为、思维以及互动等课堂分析模型形成课堂分析报告,大大提升了教师课堂诊断力,为老师的自我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从而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多名教师的课堂录像进行切片、对比与归类,可以挖掘某一特定群体中存在的普遍、隐性问题,从而开展有针对性诊断。

四、数字技术驱动教师“数字画像”

汇聚教师大数据,建立教师“数字画像”。“教师画像”的数据化、可视化、动态性等特征,大数据、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之智慧平台的应用,将加速教师画像的精准度。特别是学校推出的智慧教学平台,以实现凤凰体育官网方案设定的目标;促进“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推动结果性考核向过程化考核转变;促进数字资源有效利用,这正是促使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更是以教风促学风的重要抓手,将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数字画像”,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让我们通过数据来不断诊改,不断完善,从而构建良好的教学生态。

教育成就梦想,人才决定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老师应做到“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特别是我们正处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不断感受学习的进步与乐趣。充分利用好学校推出的智慧教学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多种资源,通过开放性学习机制,促进数字资源的充分利用,智慧育人,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责编:党委宣传部 许心如 刘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