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大家谈·教风】质量中心主任邓荣: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在质量浸润中提升凤凰体育官网质量
教风,也就是教师的风气、风格或风范。好的教风能带动好的学风,好的学风依赖于好的教风,教风与学风共同构成一个学校的校风,正如我校的教风“德正学高,兼容并包”和学风“立身笃行,见贤思齐”一样,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只有我们全体师生“砺苦谨信,惟精弘毅”才能形成“和谐敬业,求真务实”校风,从而传承“开拓、务实、奋斗、奉献”的乌金精神。
一、理念与制度并重:重视教风学风建设
教风和学风是一所高校治学理念、治学态度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思想理念是行动的引领。教风学风建设首先要深化教师和学生对此项任务的认识,让教师和学生在思想理念上对教风学风产生一种深刻认同,让教师和学生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由内而外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全校形成一种教师乐教、善教,学生乐学、善学的良好风气。此外,制度是工作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把教风学风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风学风建设规范,按规章制度考核、评比、奖惩,约束师生的行为,评价教风学风的优劣,变人为管理为制度管理。只有从理念和制度两个方面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才能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影响,从根本上推进教风学风建设。
二、监督与指导并重:加强日常教学指导和监督
教学督导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强化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教学督导不是证明优劣、不是鉴别高低,而是重在培养指导与改进提高,应以增幅提高为价值取向,重点关注督教主体的进步幅度,关注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的发展进步与师德提升,进一步推动学校教风建设行稳致远。具体来说,教学督导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中应坚持“督”与“导”相结合的原则。“督”和“导”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因果,互为前提,先作指导后进行监督,从监督中发现问题后再进行指导。二者相互推动的过程就是教学管理完善的过程,就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不断形成的过程。因此,学校发展研究与质量管理中心将逐步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作用,更好地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形成良好教学风气。
三、守正和创新并重: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一是转变评学评教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风。学生中心是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把学生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要立足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导向,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促进全体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动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推动教师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推进教学内容及考试评价方法改革,进而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风气。
二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科学施教的教风。教学评价是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教学评价内容不仅要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实施、教学设计等一些外部教学特征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增加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感受和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学习成就的评价,这对激励和吸引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公正开放的评价体系中找到和端正教学态度,在全校形成一种科学施教的教学风气。
三是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形成乐教善教的教风。学校发展研究与质量管理中心将树立发展性和增值性理念,建立分类化评价标准,将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建立在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提升教师教学获得感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增值评价。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一线听取师生意见,鼓励教师、学生、同行、专家等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到教师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完善中,充分结合教师教学评价的现实发展需求和各教学评价主体自我发展的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教学的活力和热情,在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乐教善教的教学风气。
四、质量浸润和赛马比拼并重:开展赛马比拼活动
在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不光要在教师中厚植高教沃土,浸润育人初心,开展“质量浸润行动”,也要拉高标杆谋发展、奋勇争先抓落实,健全争先创优、赛马比拼机制,扎实开展我校“三看四评五比”活动,同时完善部门和教师个人考核和激励机制,奋力开创我校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使教风学风在比赛和展示中得到进一步浸润和发展。
(责编:党委宣传部 许心如 刘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