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 长才干 作贡献”,培育青年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月4日,“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2年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易俊,党委副书记陈美志,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各重点团队指导教师、学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
大会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易俊书记向参加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市级重点团队代表授旗,陈美志副书记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校级重点团队代表授旗,党委宣传部部长张洪冲、学生处处长张媛为“返家乡”社会实践团代表授旗。
“宜”路“童”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胡威代表学生发言。他说到,要谨遵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前往城口县咸宜镇,进行流动少年宫、理论普及宣讲、普通话推广、乡村文化及旅游宣传墙绘、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赋能美丽乡村,丰富乡村文化,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勇于担当起我们的青春使命。
“持‘智’以恒,天‘造’之合”理论普及宣讲团指导教师、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唐林代表指导教师发言。她说到,用思政引领、以专业为基,带领青年学生们开展好三下乡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们深入了解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发展状况,结合专业背景,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学思践悟中彰显百折不挠的志气,以青春之力服务乡村振兴,展示出工程学子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易俊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学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深入基层一线当好学员、宣讲员和实干家;各团队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与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结合起来,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不断探索符合我校专业特色的活动主题,将我校社会实践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各级党团组织要加强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强化活动设计和内涵挖掘,做好资源整合、服务对接和安全保障,努力为青年学生搭建好学习锻炼、增长才干、贡献力量的平台。
今年,根据团市委和学校的统一部署,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为主题,依托新农学校,围绕乡村振兴、党史学习、理论宣讲、民族团结、国情观察等内容,开展五大重点专题,七大专项活动,组建20余支“三下乡”社会实践团、100余支“返家乡”社会实践团,千余名师生深入江津、北碚、奉节、万州、巫山、城口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除集中组队实践外,其余同学回到家乡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就近就便分散开展各类“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下一步,校团委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工作,把社会实践作为团结引领广大青年提升综合素质、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常态化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基层、奔赴一线,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锤炼思想、体悟成长,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活动现场
奏唱国歌
易俊书记向参加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市级重点团队代表授旗
陈美志副书记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校级重点团队代表授旗
张洪冲部长、张媛处长为“返家乡”社会实践团代表授旗
“宜”路“童”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胡威代表学生发言
“持‘智’以恒,天‘造’之合”理论普及宣讲团指导教师、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唐林代表指导教师发言
党委书记易俊讲话并宣布活动出征
合影
(供稿:团委 王泽鹏 盛艺菡 邓舒丹/责编:果姝君 刘洪梅)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