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大家谈·教风】资安学院副院长骆大勇:营造环境、加强修为,提高质量
立足新时代,全面深刻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把质量和创新放在首位,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聚焦学院教风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短板”,把教风建设贯穿于办学的各环节、全过程,从困境中突围,以自我革新的勇气、久久为功的毅力、勇于担当的精神,精准施策,多维发力,以实现教风的根本性好转,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营造良好的教风环境
1.激发教师深厚的炽热情怀
新形势下,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任务也更为繁重,但是,其核心使命就是教书育人。多维度厚植教师的炽热情怀。一是通过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引导教师珍惜教师这份荣光,树立高远志向,自觉焕发崇德、修德、养德的内生动力,涵养家国情怀,使教师心里装着国家、民族和学生,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乐于奉献;二是通过邀请校内外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最美教师、教学名师开设讲座,以典型为示范,用身边人、奋斗事激励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始终审视自己的第一身份是教师、第一责任是教学,自觉担负起传播知识、塑造灵魂、培育新人的使命;三是通过表彰先进、表扬名师和教坛新秀等正向激励的方式,选树一批教学先进典型,让更多的教师对标先进,寻找差距,补齐短板,营造爱教、研教、善教的浓厚氛围,使广大教师以扎实的学识、娴熟的教艺支撑起高水平教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2.构建教师良好的从教生态
教风建设,要有良好的教育生态作为基本保证。一是要营造尊重教师、尊重教学的人文环境。在办学过程中,管理者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创造,尊重教师教学的专业特点和专业需求,努力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有崇高的职业荣誉感;二是要信任教师、依靠教师。管理者要充分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要多询策于教师、多问计于教师,广泛吸纳教师的各种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以体现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还要以宽广的胸襟和包容的心理,能够容忍教师的教学失误和学术失败,不能无限上纲、严厉指责;三是要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管理者要坚持以师为本的办学理念,怀着强烈的爱师、忧师、为师之心,主动关心教师健康,关心教师生活疾苦,着力解决广大教师的操心事、烦心事,满足教师各种诉求,努力改善教师待遇,尤其要用心用情用力扶持青年教师成长,让青年教师少为衣食所忧所困,使广大教师以愉悦舒畅的心情投入教学工作,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3.完善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
学校需要调整和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坚持综合性、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原则,促使教师回归教学本位。一是要增加教学工作考核内容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等方面的权重,并将教学业绩作为津贴分配、评优评先、人才推荐、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让善于教学、精于教学的教师得到应有的回报;二是要扩大教学业绩奖励覆盖面,既要适当提高优质课的课酬标准,让更多的教师受益;又要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奖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并破格晋升职称,激发教师倾心教学、投入教学、改革教学的积极性;三是要实行分类评价、分类发展,在评价教师时,可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凤凰体育官网业绩,对那些“教学专长性”教师进行职称评审时,可单列教学型副教授、教授评聘指标,重在考核其教学业绩,使“教得好”的教师同样可以评为副教授、教授。这种使用不同的尺子评价不同类型教师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分类发展,做到人尽其才。
二、强化自身修为
教师是优良教风建设的亲历者和执行者,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铭记“三个牢固树立”,坚持“四个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优良教风建设。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高职院校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思想状况有很强的示范性。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高职院校教师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弄懂吃透内涵,消化吸收实质,努力提升自身政治修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水平,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下苦功;严格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履职尽责,做到政治清白、业务精通、一身正气、干净做人,淡泊名利,为人师表。
2.做到教书与育人琴瑟相鸣
教书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事”,育人是培育学生正确的“三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要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一要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信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遵从职业操守 , 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二要厚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情怀,读经典,品名著,不断用优秀文化涵养心灵、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追求至高的修养境界,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对学生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养成,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三要提升综合素养。这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的关键,包括严谨的治学态度、务实的敬业精神、丰富的知识储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湛的专业技能、高超的教学技巧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又要博采相关科学文化知识;既要注重书本知识学习,还要从社会汲取养分,拓展视野,实现教书与育人和谐统一。
3.坚持终身学习
教师要牢固树立终生学习、不断创新的理念。一是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方面, “吃老本”很难担负起教书育人的时代责任。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呈现多元化,教师教育中面对的问题复杂化,教师只有读万卷书,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理解其他学科知识,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才能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旁征博引、有理有据、深入浅出、游刃有余;二是教师要不断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技能。教师要随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动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实践技能,并及时传授给学生。三是教师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时代在发展,学情在变化,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教学手段现代多元,教师需接受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融合,不可偏废。
当然,高职院校优良教风建设是持久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协作推动,才能取得成效。
(责编:党委宣传部 许心如 刘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