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这段特殊时期,学校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在落实落细疫情防控举措的同时,迅速整合资源,适时调整教学形式,科学衔接线上、线下教学,强化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与督导,确保疫情期间各项教学工作平稳、有序、高质量运行。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务处、质管中心和各二级学院多次组织线上教学研讨,总结以往线上教学经验,分类分层制定各项教学工作方案。教师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活动,灵活运用不同教学平台,充分挖掘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云端”课堂有质效,线上教学“不打折”。
基于“虚拟+现实”的互动式教学实践
大数据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 邵亮
邵亮老师在《VR程序设计》线上教学中,通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融合远程实时直播的互动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实现定点传送和抓取物品的交互功能开发操作,基本达到了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实质等效。
《VR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离不开实际操作。为保障教学质量,邵亮老师将同寝室或邻近寝室的学生编为一个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小组提供2台PicoNEO3虚拟现实一体机,在授课前一天将实训设备拿给学生,让学生在寝室里也能使用到课程需要的实训设备。
在线上教学的操作演示过程中,邵亮老师独自在实训室中架设了全景摄像机,在云平台开启实时视频直播,同时,在教师端的PicoNEO3虚拟现实一体机中,打开投屏功能,将VR虚拟仿真操作画面投屏到电脑屏幕上,再通过云平台共享电脑屏幕,以“虚拟+现实”的方式让学生在寝室里也能看到教师在虚拟现实一体机中的操作演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全班有64%的学生在课堂时间内可以完成实训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其他同学通过课后练习,在下一次课程开始前,也能够完成实训任务,确保了课程进度和教学质量。
大数据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邵亮《VR程序设计》线上教学中
在线互动实现线上教学“零距离”
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 刘洁
提高课堂互动性,是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打折”的“秘钥”之一。刘洁老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课堂上,针对线上教学“学生害怕参与、不愿参与、不愿表达;个人参与易、小组参与难”的特点,实施“自愿表达、抽取表达、表达不好小组讨论(同寝为组,混寝连线为组)、再次表达”的多样互动方式,构建线上交流互动“立交桥”,实现线上教学“零距离”。
刘洁老师针对创新创业团队构成要素——性别、专业、学历、学缘、个性、地域、年龄等,通过运用教师主讲、学生连麦、视频和图片展示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树立创造型、创新型思维。采用“学生主动、抽取学生、小组(宿舍)PK”三种方式进行互动,营造类教室化的互动在线课堂氛围。当学生参与效果不理想时,要求参与学生所在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再次上线打开摄像头进行表达,既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也提升参与性和小组荣誉感,使学生结合课堂目标更易理解创新创业团队构成的要素,实现了课堂育人目标。
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刘洁正在上《创新创业教育》
虚拟仿真技术让师生身临其境
资安学院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 蒋南芳
在《化学分析》实训课堂上,针对线上实验教学的特点,蒋南芳老师采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分层次设计和实施。平台软件提供了高仿真度、高交互操作、可提供实时信息反馈与操作指导、可全程参与的虚拟基础化学模拟操作平台,完整再现了红外光谱仪的操作过程,使学生通过平台上的操作练习,进一步熟悉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化学实验室实际实验环境,锻炼基本动手能力,为进行实际操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线上实训中,学生初始练习时,蒋老师逐一指点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模拟。在多名学生演示结束后,及时发现同学们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并随机抽取学生查看训练操作实况,实时连线检验学生对红外吸收光谱仪的操作熟练程度。
在通过虚拟技术和仿真技术搭建的模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创造性地去体验各种化学分析实验,既直观、又不损耗实验仪器。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全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实现了良好的线上实训效果。
资安学院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蒋南芳上实训课《分析化学》
典型案例让“云端”思政课“活”起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 郭红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郭红老师在讲授“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章节内容时,针对线上教学及学生特点,精心选择身边典型案例及当下热点时事,让“云端”思政课“活”起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课堂上,郭老师结合重庆当前疫情形势,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入身边典型案例,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公民在疫情防控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守法不仅意味着履行法律义务,还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要依照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让“云端”思政课照应现实,发挥立德树人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郭红在“云端”上思政课
线上“导讲练展评思”教学,突破屏幕阻隔
通识教育学院英语课教师 刘焱
在《职场通用英语I》课堂上,刘焱老师针对英语课程线上教学的特点,通过“教师导+教师讲”“学生练+学生展”“师生评+师生反思”,分三层次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突破线上课堂时空障碍,有效构建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桥梁。
刘焱老师依据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以学习产出的目标定义为核心,设置每堂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级目标,设计教学环节。以每堂课教学内容为任务,提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学习相关资料,进行知识储备。在授课中,刘焱老师充分利用在线平台各种互动手段及教具,模拟类课堂式互动交流,并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前任务进行总结和相互点评,通过互相学习发现同一知识点里不同的表达方式,拓宽思维,从而更好地达成各级教学目标。
此外,刘焱老师根据云平台记录的各项数据,分析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并通过教学云平台发布课后任务,让课后互动答疑比线下课堂互动更为频繁和便捷。
通识教育学院英语课教师刘焱与学生互动职场英语
(供稿:党委宣传部 质管中心 教务处/责编:冯焰勇 刘洪梅)
Hot